在整个超高频RFID产业中,我们习惯分为下游、中游、上游三个部分。
产业链上游,标签芯片公司、标签天线公司和封装设备公司构成了标签产业链的上游部分。读写器芯片公司和电子元器件公司组成了读写器产业链的识读部分。
在产业链的中游,处于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利用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开发出可以直接使用的硬件,提供给市场。特种标签公司提供通过标签芯片SIP封装实现的特种标签。标签生产公司通过封装装置提供由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生产的干嵌体,也可以利用封装装置将干嵌件进一步加工成湿嵌体、白标、成品标签。阅读器公司通过使用专用的阅读器芯片或其他解决方案来开发阅读器模块和固定式阅读器。手持机制造商结合阅读器模块和阅读器天线开发手持阅读器。
产业链下游,解决方案公司将产业链中游的产品进行整合,用软件形成解决方案,由集成商提供给用户实施。
超高频RFID产业链企业各司其职,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进行了“跨界”融合。例如,大量的产业链中游企业参与解决,向下整合,而一些产业链上游企业也会向产业链的中游或上游渗透,实现全产业链整合。究其原因,主要是谁抓住了产业链的上游,谁就可以决定产品的选择,从而影响产业链上中游企业。也有在产业链上游向中游、下游扩张的案例,主要是因为容易控制管理、降低成本,比如物流公司设立自己的手持部门,电力公司建立自己的芯片设计部门。
从技术难度来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公司难度更大,读写器模块开发难度次之。专用标签和定制读写器天线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实力,解决方案需要系统经验和软件开发能力,而通用标签制造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超高频RFID市场标签产品和读写器产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业链。普通标签产品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且注重生产工艺。阅读器产品表现出技术门槛高、定制化程度高、注重方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