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浪潮中,二维码如同产品的"数字身份证"。但现实场景中,这些黑白方块常遭遇三重暴击:机油浸染、机械刮擦、人为破损。传统扫码设备面对这类"毁容码"往往束手无策,而国产双雄——新大陆
与海康威视的工业读码器,正以颠覆性技术重塑行业标准。
一、硬件级的抗损设计哲学
新大陆第七代解码引擎搭载的"数据DNA修复技术",通过解析二维码的冗余编码结构,即使遇到50%面积损毁的极端情况(如被叉车碾压的仓储托盘码),仍能像拼图高手般还原完整信息。其明星产品Soldier160系
列独创的红白双光源系统,在重庆某变速箱工厂创下纪录:成功读取浸泡在齿轮油中72小时的DPM码,识别率高达99.3%。
海康威视则走出一条"光谱破译"之路。ID3000XM系列配备的多光谱成像模块,能自动切换可见光与红外模式。当遇到光伏玻璃上的丝印码时,红外成像可穿透表面气泡层;面对金属件反光干扰,偏振滤光技术则像
给镜头戴上"墨镜",让模糊的钢印码瞬间清晰。
二、AI算法的柔性解码革命
海康的"AI-DPM深度解码系统"已建立超200万张的缺陷样本库。在深圳某PCB板厂,该系统通过模拟人脑的联想补偿机制,将0.1mm线宽的激光蚀刻码识别率从58%提升至97%。更惊人的是其动态学习能力——每
处理1000个新样本,算法模型就会自动迭代升级。
新大陆则采用"暴力计算"策略。其FM430EX读码器内置的军用级纠错芯片,可并行计算128种数据修复路径。上海某医药仓库的测试显示,对于被酒精擦拭变形的药品追溯码,该设备仅需17毫秒就能完成校验,速
度较进口设备快3倍。
三、场景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在汽车制造领域,新大陆手持终端凭借230cm/s的超高速捕捉能力,完美解决装配线上震动导致的扫码失败问题。而海康ID5000系列在锂电行业的应用更堪称典范:通过红外光穿透电解液结晶层,让退役
电池的溯源码"起死回生"。
两家企业的技术路线虽不同,却共同推动着中国工业识别标准。据中国自动识别协会数据,2024年国产读码器在复杂场景下的综合识别率已达92.7%,首次超越进口品牌。这些躺在专利证书里的创新,最终都转化
为产线上那声清脆的"滴"——这是中国智造向世界发出的解码宣言。
远景达根据工业扫码的需求,推出适用范围广的流水线专用条码扫描设备、工业手持式扫码枪、固定条码扫描器,其优异的性能,一经推出便受到许多客户的好评,全面的快速识读能力,扫码效率极高,十分适用于工业流水线。如若您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直接拨打我们的在线热线:400-928-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