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型核心原则
精度与速度平衡
需支持最小1×1mm的二维码读取(如DPM码),确保元件追溯准确性。
扫描速度应匹配生产线节拍,例如高速贴片机需每秒处理数十个码点。
环境适应性
抗粉尘、油污及强光干扰,适应回流焊炉周边高温环境。
系统兼容性
需与MES、PLC等系统无缝对接,支持实时数据上传与I/O控制。
二、关键选型指标

三、场景化选型方案
小批量柔性产线
推荐便携式读码器,支持多角度扫描,适配频繁换线需求。
案例:医疗设备试产线采用手动读码器,调试时间<30分钟/品种。
大批量高速产线
固定式工业读码器(比如国产品牌:海康,新大陆),支持连续解码与AI对焦。
需与贴片机、回流焊炉联动,实现实时质量闭环。
高精度元件产线
选择支持3mil精度的读码器,避免QFN、BGA等微型元件漏检。
四、实施注意事项
部署位置
进料口:验证元件批次信息,防止错料。
焊接后:检测焊点质量,联动SPI设备。
数据管理
需与MES系统集成,实现全流程追溯。
维护成本
优先选择模块化设计,降低备件更换难度。
五、行业趋势
AI深度集成:读码器将嵌入机器学习算法,自动优化扫描参数。
柔性化升级:支持多品种混产,通过动态调整码点识别策略提升效率。